倫敦自治市小百科:City of London

倫敦市(City of London)又稱倫敦城、倫敦金融城。整個大倫敦地區中,倫敦市與西敏市是唯二擁有城市地位的區域。自公元一世紀由羅馬殖民直到中世紀時期,基本上倫敦市泛指倫敦的整個區域。但在城鎮擴張的今天,倫敦市的面積僅占現在大倫敦都會區非常小的部分,不過依然是倫敦市中心極為重要的區域。
倫敦市自古也被稱作The City或是Square Mile,因為當時的倫敦市面積僅為1.12 square mile(平方英里),而這兩個名字通常也被拿來當作整體英國金融服務業的代稱。作爲金融服務業的集中地,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已有相當歷史,一直以來更與美國紐約並列為世界最大金融中心。

在19世紀時,倫敦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中心,而現今仍是重要的商業活動集結的地區。固定居住在倫敦市的人口約為10多萬人,每日則有30多萬就業人口湧入倫敦市,其中金融服務業的比例就佔了四分之三。

倫敦市的邊界原為羅馬人所建立的城牆,如今的城牆只剩殘骸,地界也已向外擴張,與西敏市、卡姆登、伊斯靈頓、哈克尼等市政比鄰。倫敦市位於泰晤士河北岸,城市作為中心,以西則稱為倫敦西區,以東則稱為倫敦東區。

倫敦地圖

談到倫敦市的歷史,可以往回追溯至羅馬人征服不列顛的時期。當時倫敦市是主要定居及港口城市,且商業活動聚集。在西元一世紀時,倫敦成為不列顛行省中最大的居民點。羅馬人並在190-225年間建了倫敦城牆,這座城牆在戰爭中一定程度的保護了倫敦市。

西元三世紀至四世紀間。瘟疫和大火摧殘及各方的外族入侵,倫敦市開始走入衰敗期,甚至在羅馬政府撤離倫敦市後的幾個世紀,倫敦市幾乎處於無人居住的狀態。其中經歷了維京時期,而後盎格魯薩克遜人反攻維京,並且開始殖民重建倫敦市,他們修築城牆、渠道,並設立了教堂,也開始對城市的道路進行重新規劃。其中威塞克斯國王阿爾弗雷德大王功不可沒,他對於早期英格蘭王國的統一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段時期被視為英格蘭王國歷史中重要的轉折點。

以上為倫敦市的起源,而後倫敦經歷了征服者威廉的中世紀時期,一直到了18世紀,倫敦的人口不斷成長。在工業革命的萌芽期,倫敦開始成為大英帝國的中心,版圖也逐漸擴張。19世紀達到倫敦擴張的巔峰,此時的鐵路及港口都已成熟發展,大倫敦的雛形也逐漸完善,相較起來倫敦市僅僅是其中一塊非常小的區域。

倫敦市及倫敦所代表的意義完全不同,就像是一個國中之國。這兩個倫敦有各別的市政廳,選出自己的市長各別課稅,執行各自的法律,亦擁有自己的警察系統。倫敦市現在雖然只是大倫敦區域的小小市政區,但整個偉大的帝國起源於此,在錯綜複雜且悠久的歷史中,倫敦市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City of London Coat of Arms
City of London Coat of Arms

倫敦市政府
City Hall(City of London)

倫敦街景
London City Hall

倫敦市長是誰
City of London Mayor

倫敦市長
Mayor of London

倫敦房地產
City of London Police

倫敦警局
London Metropolitan Police

房市一覽:

倫敦市是全倫敦佔地面積最小,居住人口也最少的市政區。居民總共11萬人,每日通勤上班人口卻高達30萬人,說明了此市政區的住宅比例偏低的,多半為商用不動產。該區的平均房價為£852,118,與相鄰的市政區西敏市City of Westminster相比,房價稍微低一些,但比倫敦整體平均房價£591,258 高出了44%。

再來可以觀察到該區的租金市場,平均每月租金為£3,100,是略高於倫敦整體平均的£2,984,一房平均租金為£2,276/月,兩房平均£3,628/月,三房平均£7,800/月,整體來說皆高於西敏市市政。在租金較高但房價較低的情況之下來看,倫敦市若作為房地產投資的考量標的,著實為理想的標的,但由於該區屬於歷史悠久,且屬於商業服務產業高度聚集區,在倫敦市能找到住宅的機會也相對低上許多。

倫敦房價
數據出自於Foxtons

Contact Us

Contact us for more information